•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


 《岩石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岩石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Petrophysical Laboratory

课程编码:01217    课程总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16    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大纲执笔人:范宜仁                  授课单位系:测井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

岩石物理实验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专业课,是测井方法及测井资料解释的重要实验基础,在测井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油气藏评价过程中有关岩石物理性质及其实验室测量方法,以及储层参数对储集层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将来所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测井方向的限选课,岩石物理实验是本专业其他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重要补充,要求学生在本课程之前,应掌握地质学、物理学及矿场地球物理基础等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岩石物理实验是一门专业技术较强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与实际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课学习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要求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并能独立进行实验。

三、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台套数

1

岩心钻取机

1

2

岩心切割机

1

3

氦气法孔隙度仪

10

4

氦气法渗透率仪

10

5

半渗透隔板毛管压力仪

1

6

岩电实验仪

10

7

声波发射器

10

8

岩心核磁共振仪

1

9

高速冷冻离心机

1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

人数

实验

学时

实验

属性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型

1

岩心预处理实验

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制作实验岩样。

1

2

专业

基础

必做

综合性

2

孔隙度测量实验

学习氦气法孔隙度测量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

1

3

专业

基础

必做

综合性

3

渗透率测量实验

学习稳态法渗透率测量原理,操作并进行数据处理。

1

4

专业

基础

必做

综合性

4

电学参数测量实验

学习岩电参数测量,数据处理分析,巩固课堂内容。

3-5

4

专业

基础

必做

综合性

5

声学参数测量实验

学习纵、横波测量方法,分析声学参数与岩石特性的关系,巩固课堂内容。

3-5

3

专业 基础

必做

综合性

6

毛管压力测量实验

学习半渗透隔板毛管压力测量,数据  处理及应用。

3-5

2*

专业

基础

观摩

综合性

7

核磁T2谱实验

学习T2谱测量,掌握基于核磁共振的孔隙度、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计算。

3-5

2*

专业 基础

观摩

综合性

8

二维核磁实验

学习T2-DT1-T2T1-D测量方法,设计不同流体组合的二维核磁共振实验。

3-5

2*

专业 基础

观摩

设计性

五、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

学生完成实验后要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主要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及现象的分析讨论、实验相关知识拓展及实验改进等。其中实验相关知识拓展及实验改进为选做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及兴趣进行自主学习。

2.考核方式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占20%~30%)+实验报告成绩(占40%~50%)+期末成绩(占30%)。

六、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油层物理实验技术》,沈平平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特殊岩心分析技术》,段勇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3.《Petrophysics, Third Ed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asuring Reservoir Rock and Fluid Transport Properties》,Elsevier出版社,2012

 《测井仪器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测井仪器原理                  课程编码:01225135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学时:8

大纲执笔人:李会银                      授课单位:测井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本门实验课程是配合《测井仪器原理》理论课教学而开设的,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声波测井仪器、放射性测井仪器、电法测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分析方法。

二、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实验项目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声波测井实验

了解声波测井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测试发射频率、延迟、鉴别器对测量的影响,测量声波时差形成的时序图

6-10

2

综合型实验

 

2

放射性测井实验

测试解放射性脉冲处理电路、整形、计数电路的主要波形,理解掌握放射性脉冲处理电路的特点

6-10

2

综合型实验

 

3

自然伽马能谱实验

测试能谱脉冲处理电路主要工作参数,测试探头高压对稳谱的影响

6-10

2

综合型实验

 

4

双侧向测井实验

了解双侧向测井仪测量原理,设计、调试、测量带通波器、相敏检波器的技术指标

6-10

2

综合型实验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

1、测井仪器原理实验,石油大学出版社,校内胶印教材

(二)参考书

1、电法测井上册,张庚骥主编,石油大出版社,1995

2、放射性测井原理,黄隆基,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3、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洪有密,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放射性测井》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放射性测井》实验               实验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36                                 实验学时:4

本大纲编写人:李                             授课单位:测井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放射性测井基础实验,了解放射性仪器的性能指标,掌握放射性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单晶闪烁谱仪的方法,测137CS的能谱,掌握一定的能谱知识。

二、适用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批)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放射性探测器坪特性测量

用γ射线强度测量仪测量Cs137放射源强

12

认识

 

2

放射性伽马射线能谱测量

用γ射线能谱测量仪测量Cs137放射源能量

12

认识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测井原理与解释实验讲义。

(二)参考书

待定。

 《声波测井》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声波测井》实验                 实验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36                                 实验学时:2

本大纲编写人:乔文孝                           授课单位:测井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若干个声波测井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固体的纵、横波和伪瑞利波及板波波速测量方法和技巧;掌握声全波测井原理和方法;熟悉全波列中的各种波及其特性及波形离散、处理技术。

二、适用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声波波速测量

固体的纵、横波和伪瑞利波及板波观察和波速测量

12

认识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测井原理与解释实验讲义,部分待定。

(二)参考书

待定。

 《测井方法与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测井方法与原理                    实验课程编号:010235

课程总学时:80                                  实验学时:12

本大纲编写人:李                              授课单位:测井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电法测井实验是地球物理测井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通过实验学习几种常规电法测井曲线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测井曲线的形状特点,掌握其刻度方法,能定性和定量分析测井曲线,了解测井曲线的影响因素。

通过若干个声波测井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固体的纵、横波和伪瑞利波及板波波速测量方法和技巧;掌握声全波测井原理和方法;熟悉全波列中的各种波及其特性及波形离散、处理技术。

通过放射性测井基础实验,了解放射性仪器的性能指标,掌握放射性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单晶闪烁谱仪的方法,测137CS的能谱,掌握一定的能谱知识。

二、适用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批)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普通视电阻率曲线测量

理解深度比例概念,了解各种电极系所测曲线特征

12

2

设计

必做

2

屏蔽影响的测定

了解高阻邻层对目的层屏蔽影响,掌握视电阻率曲线的刻度方法

12

2

设计

必做

3

感应测井线圈系探测特性的测定

了解感应测井仪的刻度方法,理解几何因子特性曲线

6

2

设计

必做

4

声波波速测量

固体的纵、横波和伪瑞利波及板波观察和波速测量

12

2

认识

必做

5

放射性探测器坪特性测量

用γ射线强度测量仪测量Cs137放射源强

12

综合

必做

6

放射性伽马射线能谱测量

用γ射线能谱测量仪测量Cs137放射源能量

1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测井原理与解释实验讲义,石油大学测井分实验室,校内胶印。

(二)参考书

《电法测井》,张庚骥,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声波测井原理》,楚泽函,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放射性测井》,黄隆基,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重力与固体潮》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重力与固体潮              课程编号:01237130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4

本大纲编写人:刘 展                 授课单位:物探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重力与固体潮》实验是与该课程配套的基本训练实验。通过对重力仪的认识与地球内部重力场的模拟计算设计,使学生基本掌握重力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地球物理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重力仪认识

认识石英弹簧重力仪的工作原理,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

6

2

仪器认识

必做

2

地球内部重力场的模拟计算

使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地球的内部重力场。

6

2

设计

必做

二、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重力与固体潮》实验指导书,刘展编,校内胶印,2006

(二)参考书

[1] 王谦身等,重力学,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2] 方俊,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3] 管泽霖等,地球形状与外部重力场,北京:测绘出版社,1983

 《工程与环境物探》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与环境物探              课程编号:01208130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6

本大纲编写人:宋维琪                  授课单位:物探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工程与环境物探》实验是与该课程配套的专业基础性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认识仪器采集资料的参数调节要求。通过对仪器的认识和操作,使学生基本掌握工程勘察从资料采集到处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地球物理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高密度电法仪认识与操作

仪器的认识操作,掌握采集信号的步骤,了解信号的特点。

10

2

综合

必做

2

地质雷达仪器的认识与操作

仪器的认识操作,掌握采集信号的步骤,学会基本的显示及增益、时窗等的调节。

10

2

综合

必做

3

工程地震仪的认识与操作

掌握操作的基本步骤,了解信号发射和采集过程,认识浅层地震信的基本特点。

10

2

综合

必做

4

综合设计实验

对前三个实验方法、操作及实验技能进行总结归纳,写出实验体会

10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工程与环境物探》实验指导书,宋维琪编,校内胶印,2005

(二)参考书

1.《工程与环境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王兴泰主编,地质出版社,1996

2.《探地雷达方法及应用》,李大心主编,地质出版社,1994

 《工程物探》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物探                    课程编号:01208130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4

本大纲编写人:宋维琪                  授课单位:物探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工程物探》实验是与该课程配套的专业基础性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认识仪器采集资料的参数调节要求。通过对仪器的认识和操作,使学生基本掌握工程勘察从资料采集到处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地球物理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工程物探仪器的认识与操作

掌握操作的基本步骤,了解信号发射和采集过程,认识浅层地震信的基本特点。

10

2

综合

必做

2

综合设计实验

利用某一种工程物探仪器进行试验

10

2

综合

必做

三、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工程与环境物探》实验指导书,宋维琪编,校内胶印,2005

(二)参考书

1.《工程与环境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王兴泰主编,地质出版社,1996

2.《探地雷达方法及应用》,李大心主编,地质出版社,1994

 《地磁与地电》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磁与地电                  课程编码:01236140

课程总学时:64                        实验学时:9

大纲执笔人:宋建国                    授课单位:物探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实验是与该课程配套的专业基础性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有初步认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结合授课内容,了解地震勘探的基本要求.大地电磁场的变化特点及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地球物理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

类型

备注

1

瞬变电磁仪认识与操作

仪器的认识操作,掌握采集信号的步骤,了解信号的特点。

10

3

综合

必做

2

大地电磁仪认识与操作

仪器的认识操作,掌握采集信号的步骤,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

10

3

综合

必做

3

综合设计实验

通过对仪器认识操作及数据的采集处理,总结归纳出前两个实验的异同点.写出实验体会.

10

3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地电与地磁学》实验指导书,宋维琪,刘展编,校内胶印,2005

(二)参考书

1.《大地电磁学教程》,陈乐寿主编,地质出版社,1996

2.《地球物理学基础》,史謌主编,北京大学版社,2000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       课程编号:01214140

课程总学时:64                     实验学时:4

本大纲编写人:宋建国               授课单位:物探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实验是与该课程配套的专业基础性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有初步认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结合授课内容,了解地震勘探的基本过程,加强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地球物理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地震仪认识

仪器的认识操作,掌握采集信号的步骤,了解信号的特点。

6

2

演示

必做

2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软件认识

了解地震资料处理的步骤,了解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6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地震勘探原理》,陆基孟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

 《油藏描述(双语)》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油藏描述(双语)              课程编号:01128120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4

本大纲主撰人:林承焰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油藏描述(双语)》实验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油藏描述的实验技术,要求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储层渗透率测试分析以及微观孔隙结构描述等基本的实验方法,了解油藏描述应用软件系统,学会油藏描述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二、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微孔渗仪测试实验

了解并学会利用微孔渗仪测试储层渗透率的实验方法

4

2

演示

 

2

微观孔隙结构描述实验

了解并学会利用图象分析仪描述孔隙结构的实验方法

4

2

演示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油藏描述实验》,待编。

(二)参考书

1.《储层实验测试技术》,陈丽华等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课程编号:01116150

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课程总学时:80                        实验学时:10

本大纲主撰人:王纪祥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教学大纲包括实验教学和习题两部分。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实验教学实验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原油、石油固体衍生物、生油岩、储集岩、盖层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会这些样品的简易鉴定方法;了解生油岩常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萃取过程及其原理和应用。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实验教学习题部分的教学目标是:结合课堂理论教学,通过习题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成烃演化阶段的确定方法;掌握确定流体运移的方向、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的定量方法;掌握各种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判别及确定;掌握预探井的部署方法。

二、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原油、石油固体衍生物、生油岩、储集岩、盖岩观察及简易鉴定;参观生油岩常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实验

了解原油、石油固体衍生物、生油岩、储集岩、盖层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会这些样品的简易鉴定方法;

了解生油岩常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萃取过程及其原理和应用。

8

2

演示

实验

2

烃源岩评价方法

掌握洛帕廷法的原理、具体计算过程及应用,利用洛帕廷法确定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成烃阶段。

根据烃源岩有机碳、氯仿沥青“A”、饱和烃、芳烃、总烃等含量及CPI值、镜质体反射率(Ro)等地球化学指标确定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成烃演化阶段。

8

2

综合

习题

3

油气运移与聚集研究方法

掌握UVZ方法的具体计算过程,利用UVZ方法研究流体运移的方向、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8

2

综合

习题

4

圈闭与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通过对各种圈闭和油气藏的各类参数的分析、确定,掌握各种类型圈闭和油气藏在构造图上的识别及其相关特征。

8

2

综合

习题

5

圈闭评价及预探井部署

通过对给定构造油气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根据圈闭预探的布井原则,部署预探井,学会预探井的部署方法。

8

2

综合

习题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实验及习题集,石油地质分实验室编,校内印刷。

(二)参考书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蒋有录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石油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学                   课程编码:01111135

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学时:8

大纲执笔人:王纪祥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教学大纲包括实验教学和习题两部分。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实验教学实验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原油、石油固体衍生物、生油岩、储集岩、盖层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会对这些样品的简易鉴定方法;了解生油岩常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萃取过程及其原理和应用。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实验教学习题部分的教学目标是:结合课堂理论教学,通过习题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成烃演化阶段的确定方法;掌握各种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判别及确定;掌握预探井的部署方法。

二、适用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原油、石油固体衍生物、生油岩、储集岩、盖岩观察及简易鉴定;参观生油岩常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实验

了解原油、石油固体衍生物、生油岩、储集岩、盖层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会对这些样品的简易鉴定方法;

了解生油岩常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萃取过程及其原理和应用。

8

2

演示

实验

2

烃源岩评价方法

掌握洛帕廷法的原理、具体计算过程及应用,利用洛帕廷法确定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成烃阶段。

根据烃源岩有机碳、氯仿沥青“A”、饱和烃、芳烃、总烃等含量及CPI值、镜质体反射率(Ro)等地球化学指标确定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成烃演化阶段。

8

2

综合

习题

3

圈闭与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通过对各种圈闭和油气藏的各类参数的分析、确定,掌握各种类型圈闭和油气藏在构造图上的识别及其相关特征。

8

2

综合

习题

4

圈闭评价及预探井部署

通过对给定构造油气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根据圈闭预探的布井原则,部署预探井,学会预探井的部署方法。

8

2

综合

习题

注:2可选作,3可分为两次。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实验及习题集,石油地质分实验室编,校内印刷。

(二)参考书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蒋有录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勘探概论            课程编号:01115120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8

本大纲主撰人:张卫海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石油地质概论》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掌握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圈闭和油气藏认识和分析方法。要求掌握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特征与观察描述方法;认识常见地质构造,掌握其构成要素,了解空间形态;学会分析圈闭和油气藏方法。

二、适用专业

计算机、管理、财务、数学、物理等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矿物的认识

 

学会实验室观察描述矿物的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矿物的特征

68

2

验证

 

2

岩石的认识

学会实验室观察描述岩石的方法,掌握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68

2

验证

 

3

地质构造的认识

掌握常见地质构造的类型和特征

68

2

综合

 

4

圈闭和油气藏分析

掌握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学会分析方法

68

2

综合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石油地质概论实验与习题》,张卫海、王纪祥编编,校内教材。

(二)参考书

《石油地质概论》,张卫海等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注:《石油地质概论》即为原来的《石油地质勘探概论》。

 《矿产资源概论》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矿产资源概论                  课程编号:01117120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4

本大纲主撰人:任拥军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矿产资源概论》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学习矿产的常规鉴定方法;认识主要矿床类型,学会鉴定岩石中矿物组成和矿石的结构构造,进而推测成矿作用方式。

二、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

类型

备注

1

认识常见金属矿石

掌握肉眼鉴定矿石的方法,认识常见的金属矿产矿石。了解矿石的结构特征及指示意义。

6

2

验证

 

2

认识常见非金属矿石

认识常见的非金属矿产矿石。了解矿石的结构特征及指示意义。

6

2

验证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矿床学概论》,任启江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二)参考书

1.《中国矿床》,《中国矿床》编委会,地质出版社,1989

2.《矿床学》,袁见齐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84

 《计算机绘制地质图》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制地质图             课程编号:01119120

课程总学时:32                         上机学时:8

本大纲主撰人:赵永军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般步骤。学习计算机绘图的有关基础理论,初步掌握计算机绘图程序设计思想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绘简单图形的FORTRAN源程序设计,并掌握有关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绘图基础练习

1.熟悉绘图基本子程序及功能;

2.编写简单绘图程序

1

2

设计

 

2

功能子程序设计

1.计算矩形各顶点的公式,并编写相应子程序;

2.对矩形功能子程序调试无误后输出或显示图形

1

2

设计

 

3

二次B样条曲线绘制

1.绘制二次B样条曲线;

2.用ASIIC数据文件,绘出二次B样条曲线

1

2

设计

 

4

等值线图绘制

1.给定数据绘出等值线图;

2.采用B样条光滑或三次参数样条光滑

1

2

设计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计算机绘制地质图》,李汉林、赵永军,石油大学出版社,1997

(二)参考书

1.《计算机绘图》,陆润民、杨惠英、施寅,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2.《电子计算机制图方法及应用》,李鸿吉、张菊明,地质出版社,1981

 《工程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学                    课程编号:01124130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4

本大纲主撰人:王伟锋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工程地质学》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土和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认识土和主要岩石类型,学会用筛分法测定砂类土的粒度成分;观察岩石试件单轴受压情况下变形特征,了解岩石抗压强度。

二、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测定砂类土的粒度成分

用一套孔径不同的标准筛分析一定量的砂类土

8

2

验证

 

2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用一个岩石试件在压力机上进行单轴受压实验

8

2

验证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工程地质学教程》,李智毅、杨裕云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二)参考书

1.《工程地质学》(上册)张咸恭编,地质出版社,1979

2.《工程地质学》(下册)张咸恭编,地质出版社,1983

3.《工程地质学》 胡广韬、杨文运等编,地质出版社,1984

4.《专门工程地质学》张咸恭、李智毅等编,地质出版社,1988

 《油田开发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油田开发地质学                课程编码:01114130

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8

大纲执笔人:国景星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油气藏的概念、分类,掌握油田开发相关地质图件编制的资料来源,如各种地质录井方法、资料整理及其应用等。

二、基本要求

掌握圈闭要素、度量以及各类油气藏的图示方法;学会油田开发地质图件的编制和应用。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圈闭及油气藏分析

圈闭度量及油气藏类型识别

2

2

综合性实验

 

2

小层平面图的编制

编制小层平面图

2

2

综合性实验

 

3

油藏构造剖面图的编制

编制油藏构造剖面图

2

2

综合性实验

 

4

断面构造图的编制

编制断面构造图

2

2

综合性实验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油田开发地质学,戴启德等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年。

实验教材:油田开发地质学习题集,国景星、王金友编,校内印刷,20053月。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课程编码:01113130

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0

大纲执笔人:国景星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油层对比单元、有效厚度、小层平面图、断面构造图、油藏剖面图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较为熟练地掌握油气田地下地质相关图件(如油层对比、小层平面图、断面构造图、油藏剖面图等)编制的资料来源、编图方法及步骤、应用等。

二、基本要求

掌握油气田地下地质特征的图示方法;学会油气田地质图件的编制和应用。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油层对比剖面图的编制

编制油层对比剖面图

4

2

综合性实验

 

2

小层平面图的编制

编制小层平面图

4

2

综合性实验

 

3

断面构造图的编制

编制断面构造图

4

2

综合性实验

 

4

油藏构造剖面图的编制

编制油藏构造剖面图

4

2

综合性实验

 

5

井斜水平投影图的编制

编制井斜水平投影图

4

2

综合性实验

选作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纪友亮主编,石油大学校内适用教材,20028月。

实验教材:油矿地质学习题集,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地质教研室编,19985月。

 《矿床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矿床学                        课程编码:01137140

课程总学时:64                          实验学时:20

大纲执笔人:任拥军                      授课单位:油气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矿床学实验教学是《矿床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矿石标本、薄片和光片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对代表性矿床类型的矿石结构、构造加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研究矿床的基本工作方法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适用专业:地质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岩浆矿床

攀枝花钛铁矿床

6

2

综合性

 

2

伟晶岩

新疆可可托海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

6

2

综合性

 

3

热液矿床

山东胶东金矿床

6

2

综合性

 

4

接触交代矿床

湖北大冶铁矿床

6

2

综合性

 

5

火山成因矿床

江西铜厂斑岩同矿床

6

2

综合性

 

6

风化矿床

江西星子高岭土矿床

6

2

综合性

 

7

机械沉积矿床

山东荣城滨海砂矿

6

2

综合性

 

8

蒸发沉积矿床

山西临汾石膏矿床

6

2

综合性

 

9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河北庞家堡铁矿床

6

2

综合性

 

10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云南昆阳磷块岩矿床

6

2

综合性

 

四、实验教材

矿床学实验指导书,校内教材

 《遥感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遥感地质学》                课程编码:01138120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12

大纲执笔人:冀国盛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应掌握遥感地质解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识遥感图象的类别、注记、立体观察;了解地貌、地质解译的标志;掌握掌握各种地貌遥感图象的特征标志;掌握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遥感图象的特征标志;掌握各种地貌、各种地质构造在遥感图象上特征标志。为学生将来研究大地构造、区域地质分析、矿产资源及油气资源普查等提供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二、适用专业

地质学专业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1

遥感图象的认识

图象的类别、注记、立体观察

1

2

验证性

2

地貌、地质解译标志的认识

各种解译标志

1

2

验证性

3

遥感图象的岩石解译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

2

验证性

4

岩层产状与地层分析

岩层产状与地层分析,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的解译

6

2

验证性

5

地质构造解译(一)

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1

2

验证性

6

地质构造解译(二)

线状、隐伏、活动、环状构造

1

2

验证性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1.《遥感地质学》,陈华蕙主编,地质出版社,1984年。

(二)参考书

1.《遥感原理和工程地质判释》,马荣斌、卓宝熙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82年。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构造地质学                    课程编码:01103145

课程总学时:72                          实验学时:24

大纲执笔人:李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是《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地质图,编制地质图、剖面图、节理玫瑰花图、构造图等基本地质图件,从地质图上分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构造现象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对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地质图的判读方法;掌握产状、厚度和埋深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地层接触关系的判断;掌握倾斜岩层地质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掌握褶皱和断层发育地区地质图的判读、参数计算和类型判断及构造纲要图的编制;掌握褶皱、断层发育地区地质图的综合分析;掌握分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学会将今论古、逆向思维和空间-时间思维方式。

二、适用专业

地质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

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分析水平岩层地质图及原始尖灭

阅读地质图,分析水平岩层地质图,判断原始尖灭界限

4

2

综合

必做

2

分析倾斜岩层地质图、用间接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分析倾斜岩层地质图,用走向线平行法、三点法和视倾角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4

2

综合

必做

3

在地质图上求岩层厚度和埋藏深度并判断地层接触关系

判断地层接触关系,求地层厚度和埋藏深度

4

2

综合

必做

4

根据放线距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图

了解放线距的意义及用途,学会用其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图

4

2

综合

必做

5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4

2

综合

必做

6

应用赤平投影方法换算真、视倾角并求岩层厚度

掌握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学会用其换算真、视倾角并求岩层厚度

4

2

综合

必做

7

分析褶皱地区地质图

学会分析褶皱的形态特征和描述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8

编制节理玫瑰花图

编制节理倾向和倾角玫瑰花图

4

2

综合

必做

9

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和断距

描述断层,判断断层性质和形成时期,求地层断距

4

2

综合

必做

10

利用钻井资料编制断层构造图

编制构造图,判断断层性质,求地层断距和闭合度

4

2

综合

必做

11

分析褶皱、断层发育地区地质图并编制构造纲要图

学会分析褶皱、断层及其组合,掌握构造纲要图的编制

4

2

综合

必做

12

综合分析地质图

描述地层、褶皱、断层、岩浆岩体的特征,分析构造发展史

4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

戴俊生主编,构造地质学教程(实习教材与作业)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构造地质学(含大地构造)      课程编码:01103155

课程总学时:88                          实验学时:18

大纲执笔人:戴俊生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二、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分析水平岩层地质图及原始尖灭

2

综合

必做

2

分析倾斜岩层地质图、用间接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2

综合

必做

3

在地质图上求岩层厚度和埋藏深度并判断地层接触关系

2

综合

必做

4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2

综合

必做

5

编制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

2

综合

必做

6

编制节理玫瑰花图

2

综合

必做

7

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和断距

2

综合

必做

8

利用钻井资料编制断层构造图

2

综合

必做

9

综合分析地质图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

(一)教材:

1、构造地质学教程(实习教材与作业),戴俊生,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年。

(二)参考书:

1、构造地质学(CAI)课件,陈清华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构造地质学,朱志澄、徐开礼主编,地质出版社,1984年。

 《地质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质学基础》                 课程编码:01106145

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课程总学时:72                           实验学时:22

大纲执笔人:吴花果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矿物、岩石组成以及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肉眼描述岩石、矿物的一般方法和技能,掌握编制基本地质图件的方法。

二、基本要求

通过观察和认识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其它性质,学习和掌握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认识常见的矿物,肉眼鉴定按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解理或断口—硬度—其它—定名的顺序进行;通过观察和认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三大岩石的方法,描述岩石按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定名的顺序进行;通过观察化石,掌握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初步建立地质年代表;掌握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及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建立褶皱及断层的空间概念,并掌握它们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熟练求取倾斜岩层的产状及编制地质剖面图和构造等高线图等地质图件。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1

认识常见浅色矿物

常见浅色矿物

6

2

验证性

2

认识常见暗色矿物

常见暗色矿物

6

2

验证性

3

认识常见的岩浆岩、变质岩实验

常见的岩浆岩、变质岩

6

2

验证性

4

常见的碎屑岩实验

常见的碎屑岩

6

2

验证性

5

认识常见的碳酸盐岩实验

常见的碳酸盐岩

6

2

验证性

6

参观化石及认识构造模型

常见化石及构造模型

6

2

验证性

7

地质图及水平岩层

认识地质图

6

2

综合性

8

求倾斜岩层的产状

求倾斜岩层的产状

6

2

综合性

9

编制地质剖面图

编制地质剖面图

6

2

综合性

10

褶皱及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褶皱及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6

2

综合性

11

编制构造图

编制构造图

6

2

综合性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年月):

1.《石油物探地质基础实验指导书》,吴花果主编,校内出版,2001

(二)参考书(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年月):

1.《地质学基础》,石玉章等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年;

2.《普通地质学》,徐成彦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88年。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球科学概论》             课程编码:01101130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8

大纲执笔人:冀国盛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认识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其它性质,学习和掌握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认识常见的矿物,肉眼鉴定按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解理或断口—硬度—其它—定名的顺序进行;通过观察和认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三大岩石的方法,描述岩石按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定名的顺序进行;认识褶曲和断层要素及基本特征,按横剖面的观察和素描—水平面的观察和素描—整体特征的说明—定名的方法进行。

二、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测绘、地理信息、地球物理、地质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1

认识常见矿物

常见矿物

6

2

验证性

2

认识常见岩浆岩、变质岩

常见岩浆岩、变质岩

6

2

验证性

3

认识常见沉积岩

常见沉积岩

6

2

验证性

4

认识构造模型及基本特征

构造模型及基本特征

6

2

验证性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年月):

1.《地球科学概论实验指导书》,吴花果主编,校内出版,2001

(二)参考书(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年月):

1.《地球科学概论》,冀国盛主编,校内印刷,2000年;

2.《普通地质学》,徐成彦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88年。

 《地史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史学                        课程编码:01136130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8

大纲执笔人:吴智平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的

地史学实验教学是《地史学》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要求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各地质时期典型剖面岩石标本的观察、描述,了解我国不同构造区域的地层发育特征;掌握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了解我国各地质时期的古地理格局及构造轮廓,提高学生分析地质演化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

地质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

类型

备注

1

中国地形特点、及构造带划分;

地层划分、对比

熟悉中国的地形特点,了解中国主要山系、盆地、高原等的分布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依据所给的地质资料,对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绘制柱状对比图

4

2

综合性

必做

2

中国早古生代各代表剖面地层特征

观察各剖面的岩石标本,了解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变化

4

2

综合性

必做

3

中国晚古生代各代表剖面地层特征

观察各剖面的岩石标本,了解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变化

4

2

综合性

必做

4

中国中、新生代各代表剖面地层特征

观察各剖面的岩石标本,了解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变化

4

2

综合性

必做

四、实验教材

地史学实验指导书,校内教材

 《古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古生物学                      课程编码:01133130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大纲执笔人:吴智平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古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古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类古生物标本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和鉴定各类常见的古生物化石,了解各主要古生物门类的地史分布及生态环境,加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古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的观察,掌握常见化石种类的形态、结构、鉴定特征及地史分布;掌握运用古生物资料确定地层年代、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同时学会古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种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适用专业

地质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化石形成及保存类型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2

原生动物门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3

珊瑚纲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4

软体动物门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5

节肢动物门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6

腕足动物门、笔石纲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7

牙形石、高等植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8

孢子花粉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

古生物地史学实验指导书,校内教材

 《古生物地史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古生物地史学                  课程编码:01104145

课程总学时:76                          实验学时:16

大纲执笔人:吴智平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的

古生物地史学实验教学是《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的观察,掌握常见化石种类的形态、结构、鉴定特征及地史分布;通过对中国各地质时期典型剖面岩石标本的观察、描述,了解我国不同构造区域的地层发育特征;掌握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了解我国各地质时期的古地理格局及构造轮廓;同时学会各种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适用专业

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原生动物门

有孔虫、“虫筳”

4

2

综合

必做

2

腔肠动物门、软体动物门

珊瑚、腹足类、双壳类、头足类

4

2

综合

必做

3

节肢动物门

三叶虫纲、介形虫

4

2

综合

必做

4

腕足动物门、笔石动物门

腕足动物、笔石动物

4

2

综合

必做

5

牙形石、孢子花粉

牙形石孢子花粉

4

2

综合

必做

6

中国地形特点、及构造带划分

熟悉中国的地形特点,了解中国主要山系、盆地、高原等的分布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4

2

综合

必做

7

中国古生代各代表剖面地层特征

观察各剖面的岩石标本,了解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变化

4

2

综合

必做

8

中国中、新生代各代表剖面地层特征

观察各剖面的岩石标本,了解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变化

4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

古生物地史学实验指导书,校内教材

 《岩浆岩及变质岩岩石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岩浆岩及变质岩岩石学          课程编码:01132130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22

大纲执笔人:邱隆伟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岩浆岩及变质岩岩石学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各类岩浆岩及变质岩标本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认识各类常见的岩石类型及了解其基本特征及成因和分布特征,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野外现象及实验室标本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岩石鉴定与研究能力。

二、适用专业

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每组 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实验一 超基性~基性岩类

1. 超镁铁质岩类:纯橄榄岩、辉橄岩、条带状橄榄岩、辉石岩、角闪石岩。

2.辉长岩类:辉长苏长岩、辉绿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2

实验二 中性岩类

1. 闪长岩类(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

2. 二长岩类(二长岩、石英二长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3

实验三 花岗岩类

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4

实验四 偏碱性~过碱性岩类

1. 正长岩类(正长岩、石英正长岩、正长斑岩)

2. 霞石正长岩类(霞石正长岩、霓辉正长岩、霞石正长斑岩)

3. 响岩类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5

实验五 脉岩类

1.花岗伟晶岩、花岗细晶岩;

2.云煌岩、闪辉正煌岩、云斜煌斑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6

实习六 火山熔岩

1.玄武岩 2. 流纹岩 3.安山岩

4.英安岩 5.粗面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7

实习七 动力变质岩及交代变质岩

1. 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

2. 云英岩、蛇纹岩、矽卡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8

实习八 热接触变质岩

红柱石板岩、透闪石大理岩、蛇纹石大理岩、堇青石角岩、变质砂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9

实习九 区域变质岩(一)

板岩、千枚岩、绿泥石片岩、十字石石榴石云母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滑石片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10

实习十 区域变质岩(二)

1、黑云母钾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硅线石片麻岩

2、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11

实习十一 区域变质岩(二)及混合岩类

1.麻粒岩、石英岩、大理岩、榴辉岩

2.注入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

狄明信主编《矿物岩石学实验技术》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       课程编码:01131135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学时:34

大纲执笔人:董春梅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是地质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两个方面的内容。二者之间关系紧密,前者是研究内容和方法,后者是研究对象,只有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同时,抓住研究对象的重要特征,才能在偏光显微镜下准确识别常见造岩矿物。该课程实践性特别强,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真正掌握。要求通过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装置及各部件的名称、用途、适用规则,掌握偏光显微镜的调节、校正方法;2.熟练掌握在单偏光、正交光、锥光下对晶体基本光学性质和现象的观察,掌握系统鉴定未知矿物的基本方法和程序;3.熟练掌握偏光显微镜下造岩矿物的正确描述方法,掌握常见基本造岩矿物的镜下的鉴定特征和描述方法。

二、适用专业

地质专业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和检查,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一)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和检查,切面形态、解理及多色性的观察

4

2

综合

必做

2

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二)

相对折光率的观察和比较

4

2

综合

必做

3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一)

消光及消光类型

4

2

综合

必做

4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二)

干涉色级序、最高干涉色的测定及干涉色色谱表的使用

4

2

综合

必做

5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三)

定轴名、测延性、测最大消光角

4

2

综合

必做

6

锥光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一)

一轴晶干涉图

4

2

综合

必做

7

锥光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二)

二轴晶干涉图

4

2

综合

必做

8

矿物的系统鉴定

矿物的系统鉴定

4

2

综合

必做

9

均质体矿物

掌握均质体矿物(蛋白石、萤石、方沸石、火山玻璃、石榴石、尖晶石)的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0

一轴晶矿物(一)氧化物、碳酸盐矿物­

掌握一轴晶矿物(石英、玉髓、锡石、金红石、刚玉、锆石、锡石、白钨矿、方解石、白云石、)的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1

一轴晶矿物(二)磷酸盐、硅酸盐矿物

掌握一轴晶矿物(磷灰石、电气石、符山石、霞石、绿柱石、)的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2

二轴晶矿物(一)架状构造硅酸盐类

掌握二轴晶矿物(正长石、透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斜长石)的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3

二轴晶矿物(二)斜长石号的测定

掌握斜长石好的测定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14

二轴晶矿物(三)层状构造硅酸盐类

掌握二轴晶矿物(白云母、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蛇纹石、海绿石、蒙脱石、高岭石、滑石)的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5

二轴晶矿物(四)链状构造硅酸盐类

掌握二轴晶矿物(透闪石、普通角闪石、石棉、紫苏辉石、普通辉石、霓石、硅灰石)的肉眼及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6

二轴晶矿物(五)岛状构造硅酸盐类

掌握二轴晶矿物(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十字石、榍石、橄榄石、伊丁石、绿帘石、黄玉、堇青石)的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7

其它二轴晶矿物

掌握二轴晶矿物(石膏、硬石膏、重晶石、文石、独居石)的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

1.《矿物岩石学实验技术》,狄明信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二)参考书

1.《矿物岩石学》,陈世悦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2.《晶体光学》,汪相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晶体光学》,李德惠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4.《简明光性矿物学》,曾广策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Mineralogy for Student,M.H.Battey,Wing King Co Ltd,1981

6.《矿物学》,王永华编,地质出版社,1985

7.《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潘兆橹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                课程编号:01130135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学时:32

大纲执笔人:董春梅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是《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部分。通过对大量的矿物晶体模型和标本的观察描述,使学生掌握晶体矿物的本质特征及其所决定的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等特征。掌握常见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和鉴定方法,并能熟练鉴别未知矿物,了解矿物的主要用途及其成因产状。

二、适用专业

地质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晶体的对称及晶体分类

晶体的对称要素分析、对称型书写、准确归类

4

2

综合

必做

2

单形与聚形

认识47种单形,熟练掌握25种。掌握聚形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3

等轴晶系和四方晶系晶体定向及估计晶面符号

熟知等轴晶系和四方晶系晶体的晶体常数特点和选轴原则,掌握米氏符号的估计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4

低级晶族晶体定向及估计晶面符号

熟知低级晶族晶体的晶体常数特点和选轴原则,掌握米氏符号的估计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5

三方和六方晶系晶体定向及估计晶面符号

熟知三方和六方晶系晶体的晶体常数特点和选轴原则,掌握米氏符号的估计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6

双晶 

分析双晶要素并准确表示

4

2

综合

必做

7

矿物的形态、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

掌握矿物的形态、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特点,能够准确描述和运用

4

2

综合

必做

8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物理性质的描述内容和描述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9

自然元素及硫化物

常见自然元素及硫化物大类矿物

4

2

综合

必做

10

氧化物、氢氧化物

常见氧化物、氢氧化物大类矿物的鉴定方法和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1

含氧盐大类(一)、硅酸盐类(一)岛状构造硅酸盐类

常见岛状构造硅酸盐类矿物的鉴定方法和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2

链状构造硅酸盐类

常见链状构造硅酸盐类矿物的鉴定方法和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3

层状构造硅酸盐类

常见层状构造硅酸盐类矿物的鉴定方法和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4

架状构造硅酸盐类

常见架状构造硅酸盐类矿物的鉴定方法和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5

其他含氧盐大类

常见其他含氧盐大类矿物的鉴定方法和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6

宝石讲座

宝石的定义、分类、特征及识别

4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自编

(二)参考书:《矿物岩石学简明教程》中附录中实习指导书,戈定夷等编,地质出版社,

 《岩相古地理编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岩相古地理编图                 课程编码:0191511

适用专业:资源勘察工程                   实验学时:一周

大纲执笔人:王冠民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掌握有关岩相古地理或古沉积环境分析中常用的基本编图方法,学会利用相关的基础资料和古地理图件分析古沉积环境和沉积条件,从而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沉积学》(即《沉积岩石学和沉积相》)有关的基本知识,并能将其熟练应用于实际环境的分析,同时为以后的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

二、基本要求

预先掌握沉积岩石学及沉积相的相关的知识,并对《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等相关课程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具体的编01913图练习,掌握常用的古地理编图的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资料分析古沉积环境和条件。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主要内容包括相关的编图理论和编图方法的讲授和根据实际资料进行实际编图练习两个部分,侧重于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剖面对比图、平面图等几个部分。

(一)编图方法概述                                  2学时

介绍编图的流程、编图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编图内容和单位的选择、不同要求的编图精度。

(二)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6学时

1.单井沉积相分析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方法;

2.单井沉积相综合柱状图的编图格式、编图方法、常用的图例介绍;

3.根据具体的资料进行编图练习

(三)剖面对比图                                    6学时

1.剖面对比的原则和方法介绍,包括等时、穿时、相变、具体对比方法;

2.剖面对比图的绘制方法;

3.根据具体的资料进行编图练习。

(四)平面图                                        6学时

1.平面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分析原理和研究方法;

2.平面图的类型介绍;

3.根据具体的资料进行编图练习。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国家统编;

2.《油区岩相古地理》,赵澄林、吴崇筠,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国家统编;

3.《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刘宝君、曾允孚,地质出版社,1985,专著。

 《矿物岩石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矿物岩石学课程设计             课程编码:01913

适用专业:资源勘察工程                   实验学时:12学时

大纲执笔人:董春梅  邱隆伟  赵勇生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矿物岩石学课程设计》是专业基础课程《矿物岩石学》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环节。该课程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实验为主,包括“岩浆岩岩石学”及“变质岩岩石学”两个方面的实验内容。利用小刀、放大镜、盐酸和偏光显微镜等实验设备,运用《结晶学》、《晶体光学》、《造岩矿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达到肉眼和偏光显微镜下综合鉴定常见岩浆岩、变质岩的目的。

二、基本要求

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预修《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

及晶体光学》、《造岩矿物学》等课程,其主要相关后续课程包括《沉积岩石学及沉积相》等。通过综合实验教学,进一步巩固《矿物岩石学》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特征、结构构造特征、分类和命名方法;熟练利用小刀、放大镜、盐酸和偏光显微镜等实验设备,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次生变化、变质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观察研究,掌握常见岩浆岩、变质岩的主要鉴定特征,掌握肉眼和偏光显微镜下综合鉴定常见岩浆岩、变质岩方法。

三、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  超基性岩类、基性岩类:纯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实验二  中性岩类、酸性岩类: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流纹岩;

实验三  中酸性岩类、碱性岩类、偏碱性岩类、脉岩类:霞石正长岩,正长岩,粗面斑岩,云煌岩;

实验四  动力变质岩、热接触变质岩:糜棱岩,红柱石板岩,透闪石大理岩,蛇纹石大理岩;

实验五  区域变质岩(一):云英岩,蛇纹岩,矽卡岩,黑色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

实验六  区域变质岩(二):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钾长片麻岩),硅线石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榴辉岩,混合岩(参观)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矿物岩石学实验技术》狄明信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2、《矿物岩石学》,陈世悦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3、《岩浆岩及变质岩简明教程》,管守锐、赵征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

4、《火成岩岩石学》,孙鼐、彭亚鸣,地质出版社,1985

5、《岩浆岩岩石学》,邱家骧,地质出版社,1985

6、《岩浆岩岩类学及岩理学》,林景仟,地质出版社,1985

7、《变质岩岩石学》,游振东、王方正,地质出版社,1986

8、《变质岩岩石学》,贺同兴、卢良兆等,地质出版社,1980

 《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矿物岩石学                 课程编码:01102140

课程总学时:70                       实验学时:28

大纲执笔人:赵勇生  邱隆伟  董春梅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矿物岩石学》是地质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结晶学基础”、“晶体光学”、“造岩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及“变质岩岩石学”5个学科方面的内容。要求通过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对晶体模型的分析,加深对晶体对称性、对称要素的理解,深入理解单形和聚形的概念,掌握从聚形中分析单形的方法,掌握七大晶系晶体定向原则、估计晶面符号及确定单形符号的方法,掌握双晶的概念、双晶要素和双晶的类型;2.掌握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装置及各部件的名称、用途、适用规则,掌握偏光显微镜的调节、校正方法,熟练掌握在单偏光、正交光、锥光下对晶体基本光学性质和现象的观察,掌握系统鉴定未知矿物的基本方法和程序;3.熟练掌握矿物的正确描述方法,掌握常见三十余种基本造岩矿物的肉眼及镜下的鉴定特征和描述方法;4.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各类岩浆岩、变质岩的特征(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次生变化及区别特征),学会根据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进行岩浆岩、变质岩命名的方法。

二、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晶体的对称要素和对称操作

根据晶体模型分析对称要素,确定晶类、晶系和晶族

4

2

综合

必做

2

单形与聚形

认识47种单形,会从聚形中分析单形

4

2

综合

必做

3

晶体的定向及单形符号(一)

掌握等轴、四方晶系晶体定向原则、写出单形符号

4

2

综合

必做

4

晶体的定向及单形符号(二)、双晶

掌握低级晶族、三方、六方晶系晶体定向原则、写出单形符号,掌握双晶要素的分析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5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和检查

掌握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装置及各部件的名称、用途、调节及校正方法

4

2

综合

必做

6

单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

切面形态、解理及多色性的观察、相对折光率的观察和比较

4

2

综合

必做

7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一)

消光及消光类型、干涉色级序、最高干涉色的测定及干涉色色谱表的使用

4

2

综合

必做

8

正交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二)

定轴名、测延性、测最大消光角

4

2

综合

必做

9

锥光偏光镜下晶体光学性质的观察

一轴晶、二轴晶干涉图

4

2

综合

必做

10

均质体矿物、一轴晶矿物(一)

掌握均质体矿物(蛋白石、萤石、石榴石、尖晶石)、一轴晶矿物(石英、玉髓、锡石、金红石)的肉眼及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1

一轴晶矿物(二)、二轴晶矿物(一)-架状构造硅酸盐类

掌握一轴晶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磷灰石、电气石)、二轴晶矿物(正长石、透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斜长石)的肉眼及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2

二轴晶矿物(二)-层状构造硅酸盐类

掌握二轴晶矿物(白云母、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蛇纹石、海绿石、蒙脱石、高岭石)的肉眼及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3

二轴晶矿物(三)-链状构造硅酸盐类

掌握二轴晶矿物(透闪石、普通角闪石、石棉、紫苏辉石、普通辉石、霓石)的肉眼及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14

二轴晶矿物(四)-岛状构造硅酸盐类及不透明矿物

掌握二轴晶矿物(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十字石、榍石、橄榄石、伊丁石、绿帘石、石墨、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的肉眼及镜下鉴定特征

4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

1.《矿物岩石学实验技术》,狄明信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二)参考书

1.《矿物岩石学》,陈世悦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2.《矿物学》,王永华编,地质出版社,1985

3.《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潘兆橹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

4.《Mineralogy for Student,M.H.Battey,Wing King Co Ltd,1981

5.《晶体光学》,汪相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晶体光学》,李德惠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05150

大纲执笔人:王冠民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实验教学是《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课程教学中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的直接基础是《造岩矿物学》、《岩浆岩及变质岩》、《沉积岩石学》,并与《古生物学》等课程有一定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沉积岩的观察、描述、鉴定方法和内容;了解油田钻井岩心的基本知识,掌握碎屑岩、碳酸盐岩岩心的描述方法;沉积岩的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了解沉积岩研究的现代测试技术的原理及其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针对沉积岩的不同研究需要,可采用的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同时,必须熟悉显微镜的原理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沉积构造

层理、波痕等

4

2

综合性

 

2

砾岩、石英砂岩鉴定

砾岩、石英砂岩等

4

2

综合性

 

3

长石、岩屑砂岩

长石、岩屑砂岩等

4

2

综合性

 

4

杂砂岩

杂砂岩、粉砂岩、粘土岩

4

2

综合性

 

5

碎屑岩沉积后作用

常见的成岩类型、成岩序列

4

2

综合性

 

6

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

4

2

综合性

 

7

碳酸盐岩结构组分

碳酸盐岩结构组分的类型、特征

4

2

综合性

 

8

石灰岩、白云岩

常见类型的石灰岩、白云岩

4

2

综合性

 

9

沉积后作用

碳酸盐岩沉积后作用类型、特征,其它沉积岩

4

2

综合性

 

 《沉积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沉积学                 课程编号:01134145

课程总学时:72                   实验学时:18

大纲执笔人:操应长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沉积学实验教学是《沉积学》课程教学中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的直接基础是《造岩矿物学》、《岩浆岩及变质岩》、《沉积岩石学》,并与《古生物学》等课程有一定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沉积岩的观察、描述、鉴定方法和内容;了解油田钻井岩心的基本知识,掌握碎屑岩、碳酸盐岩岩心的描述方法;沉积岩的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了解沉积岩研究的现代测试技术的原理及其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针对沉积岩的不同研究需要,可采用的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同时,必须熟悉显微镜的原理的使用方法。

二、适用专业

地质学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沉积构造分析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2

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类

综合鉴定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3

岩屑砂岩类综合鉴定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4

杂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火山

碎屑岩类综合鉴定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5

碎屑岩沉积后作用分析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6

碳酸盐岩结构组分分析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7

碳酸盐岩类综合鉴定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8

碳酸盐岩沉积后作用分析及其它沉积岩类鉴定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9

沉积学课程设计

4

2

验证、综合

必做

四、教材:

《沉积学》,姜在兴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沉积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操应长、姜在兴编写,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化石岩石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石岩石学                 课程编码:01122120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8

大纲执笔人:赵勇生                   授课单位:基础地质分实验室

一、教学目标

化石岩石学是在古生物学和碳酸盐岩岩石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中的化石碎片的鉴定方法、讨论生物碎屑的结构特征、组合规律及埋藏方式等内容。通过实验,应使学生熟练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通过观察岩石薄片能掌握以下基本内容:生物化石的物质成分及其成岩变化,显微结构和构造,化石的搬运埋藏条件、生物化石组合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各种藻类及无脊椎动物各门类的上述特征及鉴别标志、生活环境、地史分布等,常见遗迹化石类型及特征等,从而为岩相古地理和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质学专业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验

类型

备注

1

钙质无脊椎动物化石鉴定(一)

单壳类化石(包括双瓣类、直管类、旋管类)、格架类化石(包括隔壁管架类、中空管架类、层架类)的镜下认识及鉴定

4

2

综合

必做

2

钙质无脊椎动物化石鉴定(二)

节板类化石(包括节壳类、骨板类)、针刺类化石(包括附件类、骨针类)的镜下认识及鉴定

4

2

综合

必做

3

钙质藻类化石、常见的非钙质化石鉴定

钙质藻类化石(包括无壳类、薄壳类、厚壳类)的镜下认识及鉴定,参观硅藻类化石

4

2

综合

必做

4

参观遗迹化石、生物化石与沉积环境分析

参观常见的几种遗迹化石;根据所给薄片,进行生物化石与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

4

2

综合

必做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

1.《化石岩石学》,赵勇生编,校内,2001

2.《古生物学实验教材》,李守军、吴智平编,校内,1995

(二)参考书

1.《化石岩石学》,管守锐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89

2.《化石碳酸盐岩微相》,余素玉编著,地质出版社,1989

3.《化石岩石学》,王英华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4.《微体古生物学教程》,郝诒纯、茅绍智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5.《古生态学及遗迹化石学》,杨式溥编著,武汉地质学院,1983

6.《沉积岩石学》,冯增昭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7.《中国湖相碳酸盐岩》,王英华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8.《沉积学》,姜在兴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9.3工作室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管理登录